留声机“年度乐团”,挪威小城的冲击力
- Lucy Cheung

- Oct 17
- 5 min read

卑尔根爱乐乐团在10月15日的留声机大奖颁奖礼上获得“年度管弦乐团”奖项,这是所有奖项中唯一由公众投票选出的。今年六月《留声机》在评论乐团于Chandos旗下录制的理查·施特劳斯《莎乐美》时写道:“爱德华·加德纳(Edward Gardner)一气呵成地指挥整部歌剧,卑尔根爱乐乐团为他提供了华美的伴奏演绎……有太多值得钦佩之处。”在投票覆盖期内,卑尔根爱乐乐团发行的唱片还包括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(詹姆斯·海涅斯[James Ehnes]独奏)、尼尔森《第三交响曲》及《长笛协奏曲》,均由爱德华·加德纳指挥并由Chandos厂牌发行。另外,卑尔根作曲家克努特·瓦格(Knut Vaage)作品集录音(挪威LAWO Classics厂牌)及德扬·拉日奇(Dejan Lazić)演绎的莫扎特《钢琴协奏曲》,由乐团的艺术合作伙伴威廉·德·弗里恩德(Willem de Vriend)指挥并由Challenge Classics发行。此次获奖不仅表彰了乐团近期的录音与演出,也折射出过去几年积累的艺术实力。乐团首席客座指挥、英国指挥家马克·埃尔德(Mark Elder)早些时候执棒于LAWO厂牌下录制的弗雷德里克·戴留斯(Frederick Delius)《生之弥撒》(A Mass on Life),也被视为乐团艺术实力积累的体现。

在爱德华·加德纳担任首席指挥的2015至2024年间,卑尔根爱乐乐团录制并演绎了多部大型合唱与管弦乐作品,以及歌剧经典,包括2022年获留声机“年度录音”奖及“歌剧录音”奖的布里顿《彼得·格里姆斯》(Peter Grimes)。乐团此次得奖,让我想起2017年12月在卑尔根与爱德华见面时的交谈。他告诉我,第一次执棒卑尔根爱乐乐团是在2009年,当时就发现乐团经常演出肖斯塔科维奇这样大声量、富有戏剧性的作品:“乐团弦乐非常漂亮,声音带有古典气质,很独特,歌唱性也强。”
数不清是多少次造访这个10分钟就可以走遍市中心的小城了。雨夹雪里,走入格里格音乐厅,这是卑尔根爱乐乐团的大本营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丹麦建筑师克努德·蒙克(Knud Munk)设计的这幢钢琴造型建筑,里外庞大粗犷的混凝土墙体呈现明显的粗野主义风格,2014年音乐厅舞台空间进行过改造,为2015年乐团创办250年的庆祝活动做准备。音乐厅以曾于1880至1882年间担任乐团音乐总监的作曲家格里格(Edvard Grieg)命名。格里格以《培尔金特组曲》最为世人熟知,在卑尔根出生。音乐厅前竖立着一尊真人大小的格里格铜像,量一下就知道,格里格是个1米52的小个子。

卑尔根爱乐乐团成立于1765年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团之一。如今已在乐团担任宣传总监23年的本地人亨宁·莫尔斯内斯(Henning Målsnes)当时曾邀我到卑尔根的“文学咖啡屋”里回顾乐团历史:250年前,卑尔根爱乐乐团仅是一个12人的小乐队,当时的小房子如今已经不复存在。他介绍说,乐团通过严格面试选拔乐手,一旦聘任,就是终身合同,乐手可自行选择去留。这种制度造就了乐团内部的丰富经验,也让乐团保持稳定与连续性。在排练现场,我注意到不少头发灰白的乐手,据亨宁透露,有些演奏员已为乐团效力超过30年。
爱德华·加德纳1974年生,早年参加合唱团,后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,曾在英国国家歌剧院任音乐总监。亨宁说,加德纳的上任为乐团注入新的活力,既延续传统,也推动乐团探索新作品。爱德华对我说,卑尔根爱乐乐团过去的总监来自美国、俄罗斯,乐团风格很多元,也很有能力:“我们委约许多挪威作曲家创作,两年前(指2015年)250周年庆典,有一个晚上只演出卑尔根作曲家的新作品,这十分罕见,一般这样的老乐团庆典音乐会,节目单上多是德奥作曲家的大部头。但演出本地新作是卑尔根爱乐乐团的常规节目,这些作曲家的风格也很多样化,比如克努特·瓦格(Knut Vaage)擅长在创作中加入电子乐元素。”

爱德华说,卑尔根很小,管弦乐团也就这么一个,所以什么风格的音乐他们都能演:“每个周四我们都会做一场电影主题的音乐会,这个主题特别受年轻人的欢迎。最近我们还开始了游戏音乐主题演出。”这是跟伦敦完全不同的生态。挪威政府极注重音乐界自我身份的发展,卑尔根涌现的本土作曲家,都与乐团有合作。爱德华提及,乐团与中生代作曲家亨里克·赫尔斯特纽斯(Henrik Hellstenius)、年轻作曲家厄尔扬·马特雷(Ørjan Matre)都有合作,独奏家们也都是在本土学习和成才的优秀演奏家。
身处挪威,我们的话题自然少不了格里格。爱德华认为卑尔根爱乐乐团诠释格里格,条件得天独厚:“格里格与西贝柳斯一样,创作都深受他们所处自然环境的影响。如果我们走进其他作曲家的房子里,可能你会觉得里面的摆设有意思,在屋外还能看到一两只小松鼠;但如果走进格里格的房子,你立刻就能闻到这个屋子有一种独特的气味,跟这房子周围的草地、森林是一种气味。格里格显然是从他生长的土地中汲取灵感,然后对这些自然景色做白描、点绘。可是在听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时,你又感觉它里面既有舒曼、也有拉赫玛尼诺夫,还有一点柴可夫斯基的影子。他的作品真是有很多层次的。”
他还说,当时看了很多跟格里格有关的书籍,平时也会想象他坐着的姿态、他在莱比锡的岁月,以及他与勃拉姆斯、柴可夫斯基来往的场景:“他当时的名气在欧洲已经响当当,有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,当时莱比锡极有地位的彼得斯出版社(Edition Peters)门前的旗若是升起来,只会是这两件事:某家有新生儿诞生;或者格里格发表了新的钢琴作品。卑尔根人因为格里格自豪,但他的作品早就传到各地。”
爱德华·加德纳在卑尔根爱乐乐团成立250年时被聘任为乐团首席指挥,合约一再沿续。尽管去年已离职,今天他仍是乐团的荣誉指挥。亨宁当时介绍过选首席指挥的过程:乐团行政与节目部先在内部提名几位候选指挥家,分别请他们到卑尔根执棒一两场音乐会,然后请乐团的演奏员分别投票,最终民主诞生出下一任首席指挥。目前乐团首席指挥或音乐总监之位都暂时空缺,谁将是下一任,让人期待。

卑尔根爱乐乐团本季演出亮点包括:
马克·埃尔德指挥布鲁克纳《第八交响曲》
瓦格纳与施特劳斯作品,独唱:马萨巴内·塞西莉亚·朗格瓦纳沙(Masabane Cecilia Rangwanasha)
黄佳俊与钢琴家本杰明·格罗夫纳(Benjamin Grosvenor)演绎拉赫玛尼诺夫《第二钢琴协奏曲》
马勒《第九交响曲》及《第三交响曲》
奥斯莫·万斯卡(Osmo Vänskä)指挥希曼诺夫斯基(Karol Szymanowski)与西贝柳斯作品
伊萨-佩卡·萨洛宁(Esa-Pekka Salonen)指挥梅西安《图朗吉利拉交响曲》开幕卑尔根国际艺术节
除格里格音乐厅外,卑尔根爱乐乐团计划于2026年9月赴意大利、法国与德国巡演,由芬兰指挥迪玛·斯洛博杰纽克(Dima Slobodeniouk)执棒,莱夫·奥韦·安德涅斯(Leif Ove Andsnes)担任钢琴独奏,演奏勃拉姆斯《第二钢琴协奏曲》与贝多芬《第三钢琴协奏曲》。2027年2月,还将前往德国、奥地利与比利时进行巡演。
即将发行的Chandos唱片包括施特劳斯《埃莱克特拉》,女高音魏伊雷娜·特奥林(Iréne Theorin),勃拉姆斯第二、第四交响曲(爱德华·加德纳指挥);LAWO Classics将发行柏辽兹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由马克·埃尔德指挥,杰斯·丹迪(Jess Dandy)与皮埃尔·德雷特(Pierre Derhet)参与演出。同时,蒂娜·辛格·赫尔塞斯特(Tine Thing Helseth)独奏的阿鲁蒂尼安、潘德列茨基与温伯格《小号协奏曲》专辑将于今秋在LAWO Classics发行。明年夏季,马克·埃尔德将与卡米拉·尼隆(Camilla Nylund)录制施特劳斯《最后四首歌》,作为LAWO施特劳斯全集的一部分。


Comments